作為江蘇最大的省屬外貿集團,江蘇匯鴻國際集團經過數十年的勵精圖治與創新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跨國供應鏈運營優勢,積累了雄厚的發展基礎和綜合實力,集聚了一大批高素質國際化人才,正加快實現由傳統外貿企業向現代供應鏈運營企業的轉型升級。不僅躋身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服務業200強、中國對外貿易百強企業,還在首批全國94家、全省11家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中獨占兩席。
江蘇省十四次黨代會報告指出,江蘇要緊緊圍繞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主動擔當作為,積極打通堵點、接通斷點,加快打造具有江蘇特色和競爭優勢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成為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戰略樞紐,努力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爭取更大主動、拓展更大空間。
在多年的經營發展實踐中,匯鴻集團始終胸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牢固樹立省屬企業“主場意識”,自覺把企業經營發展各項工作放到中央和地方的發展大局中去謀劃和推動,緊緊圍繞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持續歷練“敢為善為”的能力本領,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奮力奔跑、奮勇爭先,努力在江蘇建設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的生動實踐中找準自身定位,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
乘勢轉型 穩步推進供應鏈集成運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將挖掘外貿增長潛力,為推動國際貿易增長、世界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苯K是開放大省、外貿大省,外貿依存度長期保持在40%以上,有責任、有條件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號召,在外貿業務保穩提質方面有所作為。匯鴻集團近年來克服外部環境趨緊、疫情短期沖擊等諸多不利影響,近5年進出口業務穩步前行,總額突破200億美元,在省屬企業中位列第一。今年前三季度,集團共完成進出口總額38.59億美元,同比增長14.3%,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RCEP貿易伙伴的進出口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全體匯鴻人用“寬肩膀”“鐵肩膀”真正擔負起“勇挑大梁”的時代重任,全力以赴為江蘇國資國企“跑贏大盤”貢獻出匯鴻力量。
貿易業務穩健發展,行業地位更加突出。經過數十年的經營發展,匯鴻集團已形成了以紡織服裝、食品生鮮、綠色循環、大宗業務為代表的品類眾多、覆蓋區域廣泛的貿易業務格局。其中,食品生鮮、綠色板材、漿紙、再生資源等業務已基本形成上控貨源、下拓渠道的供應鏈鏈條,并積極向供應鏈鏈主企業發展。匯鴻糧油、匯鴻冷鏈聯合體成功入選農業農村部農業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匯鴻亞森公司已連續9年排名中國林產品(膠合板類)出口數量和金額雙第一,年平均出口額超2億美元,占全國出口份額的6%。公司積極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拓展,并通過技術創新和智能化生產引領產業集聚與升級,通過貿易與實業聯動發展不斷穩固鏈主企業地位,全力打造綠色板材全產業鏈供應鏈運營集成服務商。匯鴻紙聯公司作為全國最大的廢紙逆向物流回收企業,位列中國再生資源企業第五位,公司與造紙行業龍頭企業合作,初步形成了三大廢紙控源新渠道。匯鴻中天公司漿紙業務以細化管理、強化服務、優化用戶體驗等手段不斷提升集成度和用戶黏性,年紙漿進口量持續穩居全國前三。匯鴻外經公司家電業務以尼日利亞自主家電品牌為支撐,已形成計劃、采購、生產、銷售的完整閉環鏈條,在尼年銷售突破4500萬美元,市場占有率穩居前三。金屬礦產、機械設備等大宗業務實行專業化運營和就近服務,與行業頭部制造企業開展緊密的供應鏈業務合作,成為集團第一大進口板塊。集團及相關子公司在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等五大國家級商會共擁有7個副會長單位席位,在江蘇省供應鏈協會等10個省級協會擔任會長單位,凸顯了集團相關業務在所屬行業和地區的領先地位。
創新活力有效激發,業務轉型初見成效。新業態新模式是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是推動我國外貿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近年來,匯鴻集團在傳統外貿業務的基礎上積極打造新產品、培育新業態、創造新模式、加速新布局,推動主營業務持續煥發出新的活力。集團首創的“三自一專”模式(自主設計、自有品牌、自建海外倉、專業團隊)有力促進了跨境電商業務的蓬勃發展,目前已在波蘭波茲南設立了第一個歐洲海外倉并成功入選江蘇省公共海外倉項目,新加坡服裝供應鏈運營中心等項目也正相繼落地。集團已建成兩個省級工業設計中心,有效帶動服裝板塊設計研發能力的提升。目前每年設計各類新款服裝近萬款,帶動出口成交訂單增加約1億美元,內貿成交6000萬元。食品生鮮板塊加速實現內部資源整合和協同,近4年營業規模分別達到22億、32億、39億、44億元,經濟效益逐年提升。集團積極實施“老品牌振興、新品牌建設”戰略,目前已擁有“匯鴻”“金梅”2個中國馳名商標,以及13個“江蘇省重點培育和發展的國際知名品牌”。匯鴻集團及旗下無錫天鵬集團雙雙入選首批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
金融投資業務方向明晰,盈利水平穩步提升。近年來,匯鴻集團金融投資板塊緊緊圍繞國資監管要求,持續加強專業化團隊建設,通過對金融投資市場行情變化的分析研判,在實踐中不斷明晰金融投資業務的戰略定位、整體布局和發展路徑,已形成與供應鏈運營業務的高效協同。匯鴻匯升公司堅持“低波動、低回撤、穩健收益”投資理念,在量化+資產配置行業建立了較好的品牌影響力,獲批我省首批QDLP試點資格。公司近三年來管理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超過10%,榮獲中國私募基金三年期復合策略“英華獎”。匯鴻創投公司聯合管理的賽領匯鴻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19%,參與投資的華泰大健康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23%,為集團總體盈利水平作出了較大貢獻。
擔當作為 為“強富美高”建設貢獻國企力量
國有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是黨和國家最可信賴和依靠的力量。匯鴻集團產業鏈豐富,供應鏈完整,積累了豐富的行業資源和高水平人才資源,這是集團在“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中擔當作為、履行使命的信心和底氣所在。近年來,集團持續聚焦產業鏈特色發展與供應鏈創新發展,充分發揮自身資源稟賦和國有上市公司平臺優勢,在深度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和實體經濟大局中奮力書寫好匯鴻答卷,發揮出支撐和示范引領作用。
甘當疫情防控“急先鋒”。匯鴻集團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以實際行動切實擔負起國有企業責任使命,在疫情防控中當先鋒、作表率。2020年初抗疫物資緊缺,集團率先從全面出口轉為全球采購,開辟了十多個國家的防疫物資進口渠道,共向省抗疫指揮部移交5批緊缺醫療物資。今年上半年,集團共服務保障各地政府采購防疫物資400萬件。集團食品生鮮事業部向上海運輸緊缺物資約300噸,無錫天鵬集團堅持防控工作和保供任務兩手抓,在疫情高峰時期全力保障無錫市民“菜籃子”供應。匯鴻會展公司積極參與上海方艙醫院建設,圓滿完成1萬張床位隔斷的搭建任務。全集團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幫扶小微企業,共減免房租近5000萬元。
勇做民生保供“主力軍”。穩定的農副產品供應需要強大的供應鏈體系作為保障,國有企業因其本質屬性注定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力軍,是應急關鍵時刻的壓艙石。匯鴻集團長期從事糧油及生鮮食品的進出口業務,對各類農副產品的源頭掌控力持續增強,在國內外積累了豐富的產品資源和冷鏈物流資源。集團食品生鮮事業部以“全球采購+特色出口”模式,全力打造集采購、加工、倉儲、物流、分銷、供應鏈金融等為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平臺,旗下的匯鴻糧油公司、匯鴻冷鏈公司、無錫天鵬集團分別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中國冷鏈物流百強企業、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在鎮江、無錫、連云港等地共擁有17萬平米多溫層自有倉庫,以及豬肉加工、生鮮食品分裝、熟制品加工三大自有加工中心,常年承擔著江蘇省1600噸、鎮江市1500噸及無錫市1840噸儲備肉任務。無錫天鵬食品城是華東區域乃至全國有名的鮮肉交易中心、凍品交易中心、海產品交易中心,市場占有率達70%以上,在民生保供、食品安全方面發揮著主渠道作用。在上述資源的強力支撐下,匯鴻集團有責任、有能力在進一步提升我省農副產品保障能力,并在冷鏈食品、藥品和相關物資的應急儲備方面積極探索、擔當作為,多措并舉打造“拉得出、頂得上、吃得消”的國有流通體系,真正實現“美好生活能保、關鍵時候有靠”。
打造消費升級“助推器”。匯鴻集團的紡織服裝、食品生鮮、綠色循環等供應鏈建設極好地契合了人民群眾在衣、食、住等方面的消費提質和擴容需求。在內外貿一體化發展的大背景下,集團的紡織服裝出口業務開始積極向內貿業務探索轉型。匯鴻中錦公司通過與361度等知名企業合作,持續鍛造內貿業務生產及運營能力。公司自創的“瑞可蒔”瑜伽運動服飾,充分利用自身設計研發能力及供應鏈資源,持續將各類優質的休閑運動產品推向國內市場。匯鴻中嘉公司在多年積累的高品質產品群及供應鏈能力的基礎上,打造出具有極高性價比、符合國內消費者審美特征的高端消費品集合“匯嘉品集”。公司成功入選南京大學120周年校慶文創產品特許經營商,推出的潮T、衛衣、絲巾、羊絨、文創禮品等產品聚焦新材料、新工藝、新外觀,受到莘莘學子的廣泛喜愛。
點燃鄉村振興“新引擎”。近年來,匯鴻集團的紡織服裝、綠色板材等供應鏈業務持續向蘇中蘇北地區進行產能轉移,在產業扶貧、帶動中小企業共同發展方面成效顯著。匯鴻亞森公司在沭陽投資的年產40萬立方中(高)密度板生產實體項目,選用國際最先進的智能制造設備和最領先的生產技術,填補了中國密度板素板不能直接出口國際市場的空白,被省工信廳評為全省“智能制造示范工廠”,并先后榮獲“省綠色發展領軍企業”“綠色標桿企業”等榮譽稱號。集團的食品生鮮供應鏈業務對蘇中蘇北地區農民種植養殖的帶動作用也在顯著增強。
匯鴻集團已連續25年與宿遷市泗洪縣掛鉤幫扶。集團旗下5戶子企業整合綠色板材、食品生鮮、再生資源等業務板塊的優質資源,與蘇中、蘇北地區6個鄉村結對聯建,累計投資和采購總額8100多萬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逐步顯現。集團積極打造對口支援協作合作交流平臺,策劃舉辦的“江蘇對口支援協作合作地區特色商品展”在江蘇及對口支援協作合作地區之間建立起產銷對接的長效機制,構建了對口支援和幫扶協作新格局。2020年8月,匯鴻集團應邀參加全省“萬企聯萬村 共走振興路”行動現場推進會并作為省屬企業唯一代表介紹了經驗做法,2021年4月被省老區開發促進會等單位授予“江蘇扶貧濟困突出貢獻獎”。
此外,匯鴻集團的機電設備、礦產、漿紙、木材等優勢進口業務,正緊密配合江蘇乃至長三角優勢制造業的發展,在我省大力推進全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集團為印尼德龍工業園三期項目建設提供的出口綜合服務,為建立信保、銀行、國企、民企長期穩定、互惠共贏的戰略合作關系開創了先河,以創新實踐推動了我省外貿優進優出和提質增效,成為實施“走出去”戰略、“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的重要力量。
數字賦能 “智改數轉”工作成效顯著
江蘇是制造業大省,制造業占GDP比重達35.8%,占比全國最高。2021年12月,省政府印發《江蘇省制造業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提出要通過三年的努力率先建成全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省財政每年安排12億元專項資金支持企業推進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
匯鴻集團領導班子高度重視信息化建設在企業優化管理流程、提高運行效率、防范經營風險中的“助推器”和“防火墻”作用,為集團信息化“鴻圖工程”建設提出了“風控有效、運營高效、管控見效”三大目標,以及“堅持需求導向、堅持系統全覆蓋、堅持持續完善、堅持發揮信息化倒逼作用、堅持做好網絡安全工作”等五個方面的具體要求。集團紡織服裝板塊深入領會“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深刻內涵,將多年積累的行業運作理念和經驗作為數字化轉型的內驅動力與核心資源,通過與信息技術的深度嫁接進行的產業數字化實踐,為企業的轉型升級創造了新的發展引擎。
數字化設計能力銖積寸累。近年來,在集團大力推進服裝出口業務轉型、積極運用新技術新工具賦能外貿業務發展的大背景下,匯鴻旗下的多家子公司都把數字化轉型的切入點放在了信息技術在該行業應用最成熟的一個領域——數字化設計上。經過一段時期的探索實踐,整個板塊的數字化設計研發能力得到了長足發展,不僅大大提升了研發效率,還節省了大量的原材料費用和人工費用,并立竿見影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其中,僅匯鴻中嘉公司針對某英國客戶的訂單出口額便從2019年的63萬美元增長到2021年570萬美元。
數字化資源整合取得突破。在數字化設計漸入佳境的基礎上,從不滿足于現狀的匯鴻人又將數字化轉型的重點放在了不同數字化平臺的接口打通和數據共享上。由匯鴻中天和匯鴻中嘉聯合推出的“天嘉匯通 數鏈全球”紡織服裝數字化柔性供應鏈項目,讓此前在不同系統中獨立存在的數字資產互為所用,促進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數字化設計領域的互聯互通,并迅速產生了乘法效應:主營服裝面料出口業務的中天公司海量的面料資源可以被中嘉公司設計師輕松地用作虛擬設計素材,強勢助力ODM訂單;中嘉公司的虛擬設計、VR展廳等數字化手段,也為中天公司的面料資源實現了可視化升級和數字化應用,成為中天面料面向客戶進行營銷的“助推器”。
自主開發服裝供應鏈數字化系統。為了實現數字化轉型帶來的更高層次的數據積累和資源沉淀,匯鴻集團目前正在積極謀劃建設一套完全適合自身業務流程和管理需求的紡織服裝供應鏈數字化系統——“鴻流”。系統建成后,將實現每一個服裝產品開發任務中原材料供應、設計研發、生產制造、貿易流通等各方的溝通和銜接全部在一個數字化平臺中完成,同時真正實現全流程的可視化和數據沉淀。
2022年9月,江蘇省工業信息化廳等六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推動全省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要大力推廣數字化研發設計,推動紡織服裝領域數字化設計平臺建設,支持省屬企業牽頭建設紡織服裝設計聯盟中心。相關業務的數字化轉型實踐已經走在全省前列匯鴻集團有責任、有能力承擔起這一重大使命,為我省紡織服裝產業“智改數轉”和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黨建引領 現代企業制度更加完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外貿工作者要清醒認識國際經貿領域大局大勢,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匯鴻人深刻把握這一時代課題,堅持把黨的領導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以黨建引領國企改革三年行動計劃、加快推進現代企業制度建設,切實做到了黨建工作與改革發展同頻共振。
黨建基礎更加扎實。黨建是推動改革落實中的重要政治保障。集團不斷完善黨建相關制度體系,先后出臺了12項重要工作制度,涵蓋了發展黨員、黨費收繳、中心組學習、全面從嚴治黨、黨建考核、意識形態等各個方面。壓緊壓實“兩個責任”,政治巡察已覆蓋全部子公司。建成黨建文化中心、廉潔匯鴻教育展廳,舉辦13期“廉潔匯鴻”大講堂。組織開展警示教育百余場次,積極營造忠誠為公、干凈做事、敢于擔責的政治生態。
現代企業制度日趨完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動國有企業不斷提高效益和效率,提高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匯鴻集團堅持把黨的領導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切實實現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運行。將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統一,全面實現“黨建入章”和“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牢固確立黨組織在公司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在企業經營發展各項工作中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領導作用。把國有企業改革向縱深持續推進,不斷提升公司治理現代化水平。
干部人才隊伍更具活力。人才是企業成長和進步的關鍵要素。今年6月,江蘇省國資委會同多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省屬企業人才發展的若干措施》。匯鴻集團強化落實《措施》要求,堅持黨管人才、以人為本,為各類人才搭建發展平臺,實現企業與人才共成長。以干部交流融合、“全業務鏈”貿易人才培訓、中層管理人員培訓等形式提升工作能力,員工反響好、滿意度高。集團黨委充分重視支持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成長成才,設立了每年1000萬元的創業引導基金,持續舉辦青年創業大賽,引領青年成為企業創新發展的主力軍。2019年以來,匯鴻青年創業項目實現進出口額約1.2億美元,內貿額1億元,取得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
市場化改革持續深入。深化市場化改革是激發企業內生活力和發展動力的有效途徑。在2015年實現整體上市后,集團繼續深入推進改革,于2017年又啟動新一輪重大資產重組,持續優化國有資產布局,增強了主營業務的發展能力,為省屬企業深化市場化改革積累了經驗。應運而生的匯鴻瑞盈公司供應鏈集成運營、全業務鏈人才培養、全面合規治理、混合所有制改革“四個樣本”建設成效十分顯著。
黨建與經營深度融合。黨建工作對準確把握公司發展方向、辯證解決發展問題具有重大意義。匯鴻集團連續6年實施基層黨建品牌建設工程,以黨建工作品牌化助推生產經營高質量發展,構建起“黨建鑄魂 匯心筑夢”主品牌領銜、15個各具特色的子品牌支撐的品牌矩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為持續深化改革、加快轉型升級加油助力。
匯鴻集團將緊緊圍繞十四五“1258”戰略規劃體系,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壓艙石”和“頂梁柱”作用,深度服務實體經濟、民生保供、鄉村振興和消費升級,時刻保持“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勁頭,同時間賽跑,以實干奮進,把一切困難和挑戰轉化為集團重振雄風征途上的鋪路石,不斷取得建設全國供應鏈運營領先企業新成果,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作者單位: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區域現代化研究院)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Copyright2016@江蘇匯鴻國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蘇ICP備05036067號